【本级政策】淮南市商务局等18部门关于搞活我市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2-23 16:55信息来源:市商务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淮南市商务

淮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

淮南市教育体育

淮南市经济和信息化

淮南市公安

淮南市财政

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

淮南市生态环境

淮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

淮南市交通运输

淮南市农业农村

淮南市文化和旅游

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

淮南市国防动员办公

淮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国家税务总局淮南市税务

中国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淮南监管分

 

淮商流通〔202313

 

淮南市商务局等18部门关于搞活我市

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通知

 

各县()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商务厅等17部门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通知》(皖商建〔202282号)要求,进一步搞活我市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市场,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积极促进新车消费

(一)按照谁制定、谁审查原则,落实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不得设定本地新能源汽车车型备案目录,不得对新能源汽车产品销售及消费补贴设定不合理车辆参数指标。开展妨碍民营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专项排查整治,及时发现和破除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民营企业设置的不合理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排查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行政垄断案件线索,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配合)

(二)加快推进环卫、园林、市政、消防、景区用车等新能源化,引导城市快消品、家用电器、家居建材、快递物流等领域配送车辆更换为新能源车。鼓励整合行政、市场、保险等资源,联动汽车流通行业商(协)会、汽车经销商、服务商等企业,叠加多重优惠政策,开展新能源汽车促销活动。(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园区管委会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银保监分局、市税务局配合)

(三)贯彻《安徽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全市公用充电桩达到1100个以上。城市建成区新建住宅停车位配建充电基础设施比例不低于30%,公共停车场配建充电基础设施比例不低于20%,新建住宅小区及公共停车场车位应100%预留安装条件(含电力负荷及管线预埋至车位)。(市发改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园区管委会配合)

(四)鼓励各县区(园区)结合开展品质生活 徽动消费 购享淮南系列促销活动,对购买(含新购、换购、报废更新)国六标准以上新车或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补贴。支持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举办汽车展会活动。(市商务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园区管委会配合)

二、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

(五)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严禁违法设置登记注册前置审批事项,严禁设立二手车经营登记注册门槛,优化迁移变更登记流程,允许市场主体自由流通。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和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对从事新车销售和二手车销售的企业,经营范围统一登记为汽车销售。通过市大数据平台、市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共享登记注册信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园区管委会配合)

(六)商务部门要及时将本地通过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应用服务系统备案的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销售企业相关信息推送至公安机关、税务部门,公安机关、税务部门逐步共享核查信息,税务部门利用共享信息对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的开具管理。(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2022101日起,对已备案汽车销售企业从自然人处购进二手车的,允许企业反向开具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并凭此办理转移登记手续。自202311日起,对自然人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出售持有时间少于1年的二手车达到3辆及以上的,汽车销售企业、二手车交易市场、拍卖企业等不得为其开具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不予办理交易登记手续,有关部门按规定处理。(市税务局牵头,市公安局配合)

(八)汽车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将购进并用于销售的二手车按照库存商品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市财政局牵头,市税务局配合)

(九)2022101日起,已备案汽车销售企业申请办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转移登记时,公安机关实行单独签注管理。涉及临时行驶车号牌核发、管理等事项,执行《商务部办公厅 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的通知》(商办消费函〔2022239号)有关规定。(市公安局牵头、市商务局配合)

三、引导报废机动车回收行业规范发展

(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结合机动车保有量、年机动车报废量等,强化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形势分析,推动回收拆解网络合理布局,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园区管委会牵头,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

(十一)考虑新冠疫情多点散发情况,对《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施行前已取得资质的企业,重新资质认定的时间,延期到202331日。田家庵区应主动加强与原有资质企业对接联系,及时了解重新资质认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提醒确有意愿继续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经营的原有资质企业,务必在202331日前通过重新资质认定;逾期未通过重新资质认定的,省商务厅将依法注销其《资质认定书》(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

(十二)加大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建设项目支持力度,企业建设项目用地性质原则上应为工业用地,对已取得报废机动车回收资质的企业及《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商消费发〔202292号)印发后3个月内获得用地审批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在建项目,按已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配合)

四、推动汽车平行进口持续健康发展

(十三)鼓励符合条件的汽车销售企业积极对接安庆港整车进口口岸平行进口业务开展,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市商务局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园区管委会配合)

五、优化汽车使用环境

(十四)组织实施便民停车行动,基本建成以新建配建停车泊位为主、盘活存量停车泊位为辅、路内停车泊位为补充的城市停车供给体系。新建住宅小区、大型商场、医院、学校、文化体育场馆和交通枢纽等,严格落实停车设施(包括汽车充电设施)新建配建标准。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等改造,挖掘利用拆改腾退空间和边角地,改建扩建停车泊位,推进老城区、学校、医院、商超、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公共停车设施改扩建平改立。依法依规利用已有城市广场、车站码头、公园绿地、医院、中小学校操场及人防工程等地下空间,新建改建公共停车泊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园区管委会牵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配合)

(十五)全市范围内,实施政府定价(含政府指导价)的公共停车场(点),停放新能源汽车当日首次2小时以内(含充电时间)免费,已有停放免费政策高于此项标准的,按就高不就低执行。对悬挂新能源汽车号牌的货车(重型货车和危险物品运输车辆除外)在市区道路(含高架桥、快速路)给予优先通行便利,鼓励对纯电动轻型货车少限行、不限行。对向电网经营企业直接报装接电的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统一按大工业用电免收基本电费(实施期间,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实施充(换)电服务费价格市场竞争形成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园区管委会牵头,市公安局、市发展改革委配合)

(十六)围绕我市公路网、旅游集聚区、交通集散地、生态自然资源区等,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汽车自驾与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和精品自驾线路。以承办各级各类汽车自驾运动品牌赛事为平台,加大对自驾运动营地和精品自驾旅游线路的宣传推介,进一步丰富自驾游产品供给,促进汽车文化旅游消费。(市教育体育局牵头,市文旅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园区管委会配合)

六、丰富汽车金融服务

(十七)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依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还款期限,加大汽车消费信贷支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为受疫情影响客户精准施策,提供延期还款、息费减免等差异化特殊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行牵头,淮南银保监分局配合)

(十八)探索汽车金融应用场景,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大力推广线上金融服务,促进汽车消费潜力释放。(淮南银保监分局牵头,中国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行配合)

七、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十九)充分发挥汽车流通行业商(协)会作用,创新经营模式,规范行业经营,促进行业自律。(市商务局牵头,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园区管委会配合)

 

 

 

淮南市商务局           淮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淮南市教育体育局          淮南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淮南市公安局               淮南市财政局

 

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淮南市生态环境局

 

淮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淮南市交通运输局

 

淮南市农业农村局          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淮南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淮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国家税务总局淮南市税务局

  

中国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淮南监管分局

                           2023220

 

 

 

 

淮南市商务局办公室                    2023220日印发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