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2024-04-11 11:03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2023年全市商务工作回顾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的关心指导下,全市商务系统戮力同心、砥砺前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强党建、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通口岸、建平台、抓安全、保供应、优环境,聚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全市商务发展呈现出逆势上扬、跨越赶超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商务经济指标硕果累累。2023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5.12亿美元,增长26.25%,增幅全省第3;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6853万美元,增长112.7%,增幅全省第3;实际对外投资299万美元,增长60.8%,增幅全省第6;跨境电商交易额2.1亿元,增长15.9倍,增幅全省第1。联动创新区两个区块实际利用外资1335万美元,增长87.8%;完成进出口8.4亿美元,增长34.8%;完成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率100%;制度创新案例“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入选安徽自贸区2023年度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

(二)内贸流通水平提档升级。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力激活消费“主引擎”,推动内贸消费市场复苏平稳运行。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2.7亿元,增长4.5%。

一是促消费活动亮点纷呈。围绕“徽动消费 提振淮南”主题组织开展了“汽车购享节”、“惠民消费券”等促消费活动,全年累计发放消费券(含汽车、家电家居、住宿、餐饮、零售、文旅等)规模5000余万元,带动消费9.3亿元。累计开展各级各类促消费活动567场次,促销金额达13.2亿元。

二是商业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加快推进寿县县域商业体系项目建设,兑现奖补资金638.77万元。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圈建设,推荐申报4个社区为省级第二批便民圈试点社区。新增限上商贸单位130家,新增钻级酒店2家、绿色酒店1家。1家企业复核通过“中华老字号”称号,推荐12家企业申报“安徽省老字号”,推荐1条街区申报“安徽省特色商业示范街区”,聚力打造高品质消费新场景。

三是电商发展迎来新飞跃。组织开展淮南市2023年网上年货节、中秋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徽动消费+提振淮南”双十一线上消费节等活动。组织近20家电商企业参加2023年省网商大会,1家企业荣获省直播大赛第二名。组织19家电商企业参加“第五届双品网购节”活动。组织10个企业产品报名参加省2023年好网货大赛,4家企业产品获评2023安徽省百佳好网货。积极构建农村电商产业“生态圈”,全年完成农村产品网销额23亿元,同比增长73%。新增年网络销售额超1000万元省级农村电商企业8家、超100万元农村产品品牌11个,寿县获评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凤台县新集镇获评电商强镇。牵头举办5场公益电商直播培训,累计培训电商从业人员3000余人次。举办市第二届电商直播大赛,以赛助销、以赛助创、以赛助练、以赛助培,抢抓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机遇,加快培育优秀电商直播人才,提升全市电商发展水平。

(三)对外贸易发展企稳向好。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稳外贸工作部署要求,全面激发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新活力。

一是主体队伍不断壮大。积极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组织115家次企业参加133及134届广交会、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第六届进博会等知名境内外展会,举办4期外贸知识业务培训,组织390家次企业参加省、市业务培训,全年新增外贸实绩企业40家。4家外贸企业荣获2023年“安徽出口品牌”称号。

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挥国家、省、市关于稳外贸促进政策的激励效应,累计兑现各类外贸发展专项资金909.03万元,为外贸稳增长进行政策“加码”。为12家企业争取省级出口信用保险补贴资金75.6万元,兑现11家企业市级出口信用保险补贴167.5万元,进一步树立企业信心,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开通“铁海联运”班列,为10余家外贸企业降低物流成本80余万元。正式启用淮南经开区公用型保税仓库,缩短企业进口原料采购时间,减少资金占用。

三是新业态实现新突破。促成市高新区引进跨境电商产业园暨全球易货贸易示范区合作项目,填补全省全球易货贸易示范区和我市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空白。促成市经开区引进跨境电商产业园暨外贸综合服务项目,建成及在建海外仓5个。

(四)利用外资实现扩量提质。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高投资促进工作水平,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切实稳住全市外资基本盘。

一是聚焦平台支撑。加快推动淮南联动创新区建设,省政府对全省13个联动创新区量化考评,我市排名第6。推动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与合肥片区优势互补、创新功能有机融合,引领带动合淮同城化进程。

二是推动招商引资。落实省“徽动全球”万企百团出海行动,参加“投资安徽行”等活动,精准有效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地执行商展、经贸合作活动。

三是优化外资服务。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为外资企业快速反映意见诉求提供便利,全面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问题建议等,切实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稳定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将中环低碳(安徽)新能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凤台光伏产业基地项目纳入全国重点外资项目给予服务保障。

(五)商务惠民迈出坚实步伐。坚持立足商务职责,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统筹推进、上下贯通、全面落实,切实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做则必成、做就做好。

一是扎实开展暖民心行动。文明菜市行动:提前完成城区菜市场18个、乡镇菜市41个的整治和改造任务,基本解决了菜市场存在的”臭哄哄、湿漉漉、黑乎乎、乱糟糟”等突出问题,达到“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的文明菜市要求,让百姓的“菜篮子”拎出幸福感,买菜更舒心更放心。放心家政行动:培训家政人员2.9万人次,新增家政服务人员6460人,超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培育员工制家政企业10家,建成市家政服务平台,认定市级优秀家政服务企业5家,优秀家政服务人员19名,让家政服务消费更放心、更省心。

二是全力推进文明创建。组织对20个大型商超和非星级宾馆样本点及市文明办统计的80个农贸(集贸、批发)市场开展持续帮扶,共出动人员400余人次;多次深入盛元社区开展志愿者活动,铲除小广告,清除垃圾,亮化美化社区环境,拨付资金3.4万元助力社区文明创建。

三是牵头起草《淮南市反餐饮浪费条例》并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施行,建立健全餐饮行业反餐饮浪费相关制度规范,推动绿色餐饮发展,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六)干事创业氛围更为浓厚。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强化作风建设,打造高素质商务干部队伍,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事业发展环境。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商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将学习成效凝聚起推动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做深做实巡察整改,成立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对反馈的16个方面39个具体问题逐个分析,列出完成时限,落实相关责任领导和科室,制定整改措施108条,不断巩固整改成果。

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局党组紧紧围绕党中央及省、市委确定的调研内容,立足商务职能职责,结合商务工作实际,选准调研课题,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实现小切口深入,推动大问题解决,调研期间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20篇。2023年4月份以来,对县区(园区)开展商务工作全覆盖调研指导帮扶10余个轮次,找明差距、挖出原因、精准施策、补齐短板,推动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担责履职的实际效能。

三是狠抓干部能力提升。在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举办全市商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推动全市商务干部的知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充实。聚焦“三问”、“五大”等专题,安排科室负责人结合工作职责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围绕“全面从严治党”、“ 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 宏观经济形势和商务发展展望”、“宣传信息工作”等专题开展七期商务干部大讲堂。

二、2024年全市商务工作要点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商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一、激发潜能消费,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一)实施主体壮大工程。强化2023年新增限上主体帮扶,指导企业可持续发展壮大。加大“近限”主体培育力度,加快引进和培育大型商贸龙头企业和平台型企业,聚焦电商企业、大型商超、品牌连锁店、个转企等重点领域,分行业分类别精准培育,着力挖掘孵化新业态企业。力争新增限上商贸单位130家。

(二)持续活跃消费氛围。服务办好“2024消费促进年”活动,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突出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重点行业,围绕春节、“五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富有特色、丰富多彩的消费促进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消费环境,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天天有活动”,推动形成全年各时期各阶段“波浪式”消费热潮。聚焦大宗消费、新型消费、传统消费、淮品消费等重点领域,通过办节、办市、办展等形式,强化政策引领,市、县区(园区)联动,精准开展消费券发放工作。

(三)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商业网点规划,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商业体系。对标合肥等周边先进地区,大力完善消费业态、优化消费供给,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推动商贸综合体提档升级,推荐申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4个。实施县城商业街建设提升行动,培育特色商业街区5个。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惠及更多消费者。

(四)加快打造消费新业态。组织协会、企业等开展网上年货节、“6.18”大促、中秋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双十一”大促等活动,参加2024安徽省网商大会、淮南市第三届电商直播大赛等赛事,积极做好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创建申报工作,培育年网销额超1000万元农村电商企业和年网销额超100万元农村产品品牌。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支持传统零售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支持局驻村工作队抓好乡村振兴工作。

(五)拓展优质淮品销售。持续推进优质淮品“四进”活动,深化重点商超、矿区与优质淮品生产、加工及种养殖企业对接合作,提高优质淮品销售覆盖面。鼓励重点商超矿区利用我市各类消费旺季,积极采购优质淮品,创新合作模式,丰富消费市场产品供给,扩大优质淮品销售占比,促进“淮品共享”快速发展,并完善机制形成常态。充分利用市外各类展会推进优质淮品展示风采,加强与沪苏浙等地区产销对接,促进优质淮品走出淮南、走进合肥、走进长三角。结合“徽动全球”出海行动,推动优质淮品走向全球。

二、扩大开放水平,持续推动对外贸易稳规模优结构。

(一)强化外贸主体培育。积极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支持企业线上线下参加广交会、华交会、进博会等境内外重点展会,鼓励、帮助外贸企业重点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RCEP成员国市场。培育壮大外贸主体队伍,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扶持力度,引导内贸企业国际化经营,培育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发挥对外经济合作对出口的拉动作用。力争全年新增实绩外贸企业30家。

(二)助力拓展国际市场。积极支持显示产品、光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大力拓展有本地特色的建筑材料、汽车零配件、机电产品、服装纺织产品、医药等优质淮品出海。充分发挥各类园区载体作用,指导园区招引一批牵动力强、产业聚集度高的外贸型企业,支持帮助安徽嘉玺、中环低碳等重点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增强外贸发展后劲。

(三)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积极培育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我市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开展AEO认证,鼓励更多符合认证标准的企业成为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加大对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培育支持力度,助力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抱团出海”拓展销售渠道,全年新增跨境电商企业20家。

(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涉外联动服务,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退税、兑汇、物流、市场、人才等生产经营中的难题。支持提高“单一窗口”运用覆盖率,扩大“铁海联运”开行班列,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发挥“公用型保税仓库”作用,谋划并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申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不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积极落实稳外贸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提升企业“走出去”防风险能力。

(五)聚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数字贸易发展,实现服务进出口更加均衡。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扩大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力争2024年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增长20%左右。加速服务外包转型升级,促进信息技术外包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发挥淮南高新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离岸外包和数字外包高标准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区,打造服务贸易竞争新优势。

(六)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支持引导唐兴机械、华旦机械、阳光水面光伏等企业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和RCEP地区抢先布局跨境产业链,积极寻求合作,主动对接项目,拓展延伸跨国际产业链协同合作,以境外直接投资、装备出口和技术合作等形式,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实现外经外贸联动发展。

三、聚焦稳量提质,不断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

(一)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积极参加“投资安徽行”、“海客圆桌会”、“天下徽商圆桌会”、“千家外企进安徽”等系列活动,通过境外招商小分队深入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加强与欧洲、港澳台地区、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交流,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制造业外资转移。积极构建与跨国公司、国际商协会、双边基金机构合作机制,用好中国投资公司、中德基金等平台。支持外商投资在淮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

(二)强化外资服务保障。发挥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深入企业开展“四送一服”,支持企业引进新项目、扩大产能、增资扩股,为投资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健全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联系机制,动态更新投诉工作机构名录,持续推动解决涉及多部门事项或政策性、制度性问题。辅助各类型企业向上争取政策支持、资金补贴和项目支撑,完善外资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全面掌握外资项目的进展情况。加快推进淮南平圩电厂四期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项目、中环低碳新能源(凤台)光伏产业基地三、四期项目等重点外资项目,力促企业合同外资到位。

(三)推动平台创新提升。发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淮南联动创新区开放引领作用,积极争取省级赋权,围绕贸易投资便利、人才流动服务、金融、医疗和教育等领域对外开放深入开展差异化探索创新。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合作园区等开放平台招商功能,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建设合作产业园,加快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建设,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推动外资项目在联动创新区集聚。

四、统筹发展安全,持续优化商务发展外部环境。

(一)深入推进法治商务建设。严格履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范公平竞争审查和政策合法性审查。举办法治专题培训,做好以案释法,开展全市商务系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专门法律知识考试,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商务部门依法行政能力,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抓好《淮南市反餐饮浪费条例》宣传落实。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旗帜鲜明反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二)全力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风险整治,开展全市商务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结合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和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常态化检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日”等活动,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全市商务领域营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稳步推进成品油市场的建设与管理,落实成品油经营企业年检等工作。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抓好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统一战线、民族宗教、信访维稳、保密等工作。

(三)不断增强应急保供能力。落实商务部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周报、节假日日报,重要生产资料周报,商贸流通业统计分析月报、季报、旬报、黄金周日报等报表制度。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变化,强化市场异常波动监测,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保障。组织好政府冻猪肉收储和投放,做好市级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项目,夯实全市应急保供基础。

(四)继续实施暖民心行动。巩固文明菜市行动成效,提升菜市场常态化管理水平,扎实做好菜场商超文明创建工作。提升“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动,既让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更专业、更专心,也让有家政服务需求的广大消费者更暖心、更放心。

五、强化党建引领,凝聚起商务事业发展强劲合力。

(一)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取得实效。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在商务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任务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全面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把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聚焦省委、市委“忠专实”“勤正廉”要求,着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干部,切实提高队伍履职能力。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结合商务主责主业,持续举办“商务干部大讲堂”,谋划举办市内、市外、省外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广大商务干部的专业化水平,更好胜任本职工作。

(三)全面提升机关服务效能。持续开展商务大调研,组织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双服务”活动,全力为基层企业排忧解难。加强数字化、信息化赋能,助力提升商务政务服务水平。积极创建模范机关,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肃财经纪律,把牢预算管理、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做好舆论引导,提升宣传质量和商务影响力,传递商务正能量。进一步优化政务公开和市民服务热线12345工作机制,提升市民满意度。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